以工作场所的核心功能为主,制定物品清单,明确工作场所应具有哪些必备的物品,以功能为基础进行6S整理,即整理的标准就是功能,工作现场全面检查,区分要与不要,要的“必需品”留下,不要的“非必需品”清除掉。
二、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以工作场所的功能定位为基础,制定物品清单,全面检查,区分要与不要。以下是要与不要的部分举例说明:
要
|
不要
|
1.正常用的机器设备
|
A.地板上
1.灰尘、杂物、废纸、烟头、油污
2.不再使用的办公用品、垃圾桶
3.不再使用的模具、工装夹具
4.破烂的垫板、纸箱、抹布、篮框
5.废料、呆滞物料
|
2.正常使用的厂房电气装置
|
3.工作台
|
4.使用的工装夹具
|
5.正常用的设备工具
|
6.推车、叉车
|
7.工具箱
|
B.工作台、橱柜
1.过时无用的账本、报表、文件资料
2.损坏的样品、工具、零部件
3.多余的物料、废料
4.私人用品
|
8.物料盒
|
9.物料放置架
|
10.板凳、桌子
|
1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
12.产品货架栈板
|
C. 墙壁上
1.蜘蛛网
2.老旧的海报、宣传标语
3.破烂的挂历、意见箱、提案箱
4.老旧无用的标准作业指导书
|
13.劳保、防尘用具
|
14.办公用品、文具
|
15.使用中的管理看板
|
16.各种清洁工具
|
17.宣传海报
|
D. 挂着的
1.不再使用的吊扇、温度计
2.不再使用的标语、文件资料
3.无用的各种管线
4.无效的指示牌、标牌
|
18.客户文件资料
|
19.产品档案
|
20.标准作业指导书
|
21.用的检验样品
|
三、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判断与放置基准
(一)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方法:使用频率确定法
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判断基准
|
使用程度
|
使用频率
|
低(非必需品)
|
一年及以上没有使用过一次的物品
|
一个月及以上没有使用过一次的物品
|
中(必需品)
|
一个星期使用一次的物品,或一个月至少使用一次
|
高(必需品)
|
三天使用一次的物品
|
一天使用一次的物品
|
每小时都要使用的物品
|
备注:一个月不能使用一次的物品为非必需品。
|
(二)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日常用量,制定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放置标准。
必 需 品 与 非 必 需 品 放 置 基 准
|
使 用 次 数
|
放 置 基 准
|
1. 一年及以上没用过一次的物品
|
仓库存储(封存)或废弃,定期检查
|
2. 半年也许要使用的物品
|
仓库存储,定期检查
|
3. 三个月用一次的物品
|
仓库存储,定期检查
|
4.一个月用一次的物品
|
放在工作现场附近
|
5.三天至一星期用一次的物品
|
放在工作岗位附近
|
6.每天至少用一次的物品
|
放在工作岗位最近地方
|
备注:一个月不能使用一次的物品为非必需品。不能用的非必需品要妥当处理。
|
四、“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处理方法
(一)必需品处理
必需品放置在工作场所,并做好分类,为实施整顿打下基础,设计好物品分类标识。

在去除不要物品后,现场则仅留下必要物品,在此阶段,需要决定零件、物料、在制品等必要物的最小存放量、最大存放量。
(二)非必需品处理

精益6S管理对非必需品的处理分为有使用价值物品的处理和无使用价值物品的处理两大类。

(1)修理、修复:对不合格的设备、工具等进行修复再利用,修废利旧,节约购置成本。
(2)多余的物品退库处理,以便调拨其他部门,节约重复购置成本。
(3)对涉及到专利、机密的要作特别处理,防止泄密。
2.无使用价值物品的处理方法
(1)作价出售:当废品处理,找三家以上购买者,卖高价,回收资金。
(2)废弃处理:有安全隐患或对环境有污染的物品,要考虑安全、环保,特殊处理。
(3)特殊处理:对涉及的专利、机密文件要粉碎、焚烧等特殊处理,避免泄密。
(4)展示教育: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展示教育,警示作用。
(5)培训工具:作为培训使用的工具,避免破坏新品,节省购置成本。

1.不要物品清单

2.运用五个为什么查找原因并制定改善措施

3.优化完善管理流程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