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精密机械、建筑、家具等行业,我们引进德国设备、零部件和工艺,却不能造出原装(德国制造)产品的质量。
“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参照物,“德国制造”具备了如下四个基本特征:耐用(Haltbarkeit)、可靠(Zuverlaessigkeit)、安全(Sicherheit)、精 密(Praezision)。
这些可触摸的特征,是德国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外显,而隐含其后的,则是“德国制造”独特的精神文化,其具体表现,则可归纳为六大行业文化。
01 专注精神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
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
1853年由DanielStraub先生在德国小镇盖斯林根创建的小型金属制品加工厂,WMF(即符腾堡金属制品厂WuerttembergischeMetallwarenfabrik),100多年来专注于厨房用具,今天则成长为一个大企业。
它是全球厨房用品顶级奢侈品牌,并成为不锈钢厨房及餐桌餐具用品的代名词。
其产品包括餐具、锅具、刀具、厨房器具、餐桌用品、咖啡机等,品种超过1.5万多种。
WMF一直是世界上大多数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的指定首选,并于近年来进入我国中心城市高档商场,是厨房中的“奔驰宝马”。
02 标准主义 从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都来自德国。
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DeutschesInstitutfuer Normung)。
可以说,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DIN标准涵盖了机械、化工、汽车、服务业等所有产业门类,超过3万项,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标准主义在德国企业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标准为尊”。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尊重标准、遵守标准,就像戴安全带和遵守红绿灯一样自然。
其次是“标准为先”,亦即在具体的生产制造之前,先立标准。
奔驰公司通过实施“标准为先”的质量文化,实现“零缺陷”目标。其有效途径就是尽可能详细地完善每个环节和部件的标准。
03 精确主义 德国人不精确的话不说,不精确的事情不做。不少来华安装设备的德国技师,使用带水准仪的四脚梯子,先将梯子调试水平,再保证设备安装的水平。
据《欧洲时报》报道,德国制衣业委托一家研究所重新测量和统计有关德国人身材的数据,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制衣尺寸。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制造带来了精密的特性。
相比之下,中国语言中的高频词汇则是:“差不多”,在表现出中国人驾驭“不确定性”功力的同时,则也显示了一种负面的不求精确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中国制造普遍精度不高的文化原因,就包括这个“差不多”文化。
04 完美主义 1984年底,海尔总裁杨绵绵负责到德国引进冰箱生产线。
她曾回忆了德国工人认真的工作表现:“我在利勃海尔看到德国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注塑出来一个果菜盒,他就欣赏一下。
他的动作应该称为检查,但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
欣赏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让下一个干得更好。这种精神感动了我。
我一下子看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认真负责的人。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
我想我们也应该这么做,要想改善自己,先从认真做事开始。”后来就开始了以“砸冰箱”为序幕的海尔制造文化再造,并由此引进德国制造业文化。
05 秩序(程序)主义 秩序感首先体现在时间管理上。德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人手一册《日程日历》(Terminkalender),每天各时段的活动,乃至圣诞节做什么,一切日程提前计划,而不是临时即兴决定。
秩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则主要表现为流程主义。例如:在某企业德国设备安装现场,六名技师先是对着图纸和流程图开会研究,然后开始工作。
看不到闲散窝工者,也看不到忙乱无措者。
一切按照程序悄然推进。总之,德国人无论是擦玻璃、做饭,还是加工零件、安装设备,“不论干什么都离不开雷打不动的两个前提:一个是程序,另一个是工具。
什么程序必用什么工具,什么工具必配什么程序,不得有丝毫变通。”
所以,在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06 厚实精神 “德国制造”在设计和材料使用上,实实在在地考虑用户利益,注重内在质量,胜过外观和华而不实的功能。德国汽车的安全系数和耐用性,明显超过一些竞争对手。
“责任感、可靠和诚实”使得德国无假货,并且货真价实。
“责任感”使得德国严肃地承担战争责任,而得到国际社会接纳,并于目前成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
德国人对工作负责、对客户负责、对产品负责,并以人的可靠和诚实,保证了产品的可靠和真实。总之,“德国制造”的厚实外观与表现,来自于其制造者的厚实精神。